法学学者罗翔的私人书单,一份关于思想与人生的深度阅读指南。书单涉及历史、哲学与传记,带你穿越古今,反思人性、命运与正义。
以下是本书单中精心挑选的 11 本优质图书,每一本都经过深度筛选和专业推荐。

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走进《史记》,还原司马迁的视角,不仅是了解历史,更是去理解历史如何发生、何以发生。
罗翔评:本书作者的《史记》导读,让我重新燃起了阅读《史记》的兴趣。

作者莱维以奥斯维辛幸存者的身份,对集中营、人性以及“灰色地带”的道德困境进行了残酷而深刻的反思。
罗翔评:这本书是关于集中营的回忆录,人性的幽暗没有止境,最堕落者往往是和我们遭遇同样的境遇的人,但是无论在何种困境下,都有被淹没者,也有被拯救者。

“矿工诗人”陈年喜的非虚构文集,记录了他在矿山内外遇到的真实的人与事,书写生命的坚韧与尊严。
罗翔评:陈年喜是一位 “矿工诗人”,也是“尘肺病患者”,这本书写的是一群平凡的劳动者。

一部影响深远的鲁迅思想传记,从个体生存的心理结构和思想困境角度,重新解读鲁迅精神世界的痛苦与挣扎。
罗翔评:这本传记侧重刻画鲁迅思想历程的演变,伟大的鲁迅也和我们一样,内心时常有挣扎,心中时常有虚无的鬼气。人生无法直面,但又必须迎面。

本书讲述了苏东坡的人生经历、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,展现了他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与生活智慧。
罗翔评:在人生的诸多苦楚中,东坡先生依然能够乐观以对。我们也许无法成为天才,但是至少可以学习东坡的做菜手法,爱生活,而不是爱生活的意义,爱身边的人,而不是爱抽象的人类。

挪威作家、社会人类学家埃丽卡·法特兰深入中亚五国,通过历史维度与旅行体验,展现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。
罗翔评:这是一位人类学家对中亚五国的探索之旅。

历史学者罗新以一块墓志为线索,讲述了北魏宫女五十六年的宫廷人生,以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大时代的变迁。
罗翔评: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宫女的故事,她的人生围绕在宫廷中最有权势的人周围。以这位宫女的视野我们可以看到命运对冷酷权力的无情嘲讽。

作家蔡崇达的长篇小说,以九十九岁阿太一生的故事为主线,串联起闽南小镇几代人的人生选择与时代浮沉。
罗翔评:《命运》这本小说给我的启发是,所谓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,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地承担命运所赋予的责任,虽然这种责任总是突如其来,让人措手不及。

日本作家井上靖的最后一部历史长篇,以虚构人物的视角,着眼于孔子的思想,再现其周游列国的历程。
罗翔评:孔子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圣人,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,他也不止一次想过躺平,孔子曾对他的学生子路说,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”只是他知道自己的使命,知其不可为而为之,在患难中依然要恪守君子的操守,也希望能够把学生培养为君子。

历史学者李硕的著作,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,探究了商朝的人祭文化,以及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大变革。
罗翔评:理解历史才能理解现在,理解现在才能预测未来。

柏拉图记录其老师苏格拉底的早期对话录。这三篇对话展现了苏格拉底在面临审判和死亡时对虔诚、正义、死亡和法律的思考。
罗翔评:关于因果关系的讨论很有意思,在戏剧中人们经常使用镜头切换、倒叙等方式颠倒因果关系,我们的人生也经常倒因为果,以至于我们以为的原因其实是结果,结果反而是原因。
这份精心策划的书单,汇集了优质的读物,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